大型常绿灌木,花白色,果实呈紫色。春季新叶鲜黄色,至冬季转为金黄色,节间短,枝叶稠密。花期3至5月份,圆锥状花序,花白色。分布于日本关东以西,本州、四国、九州及我国的台湾。其为日本女贞的变种。
|
|
大型常绿灌木,高3-5米,叶及树干无毛。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幼枝圆柱形,稍具棱,节处稍压扁。叶片厚革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5-8(-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至圆形,叶缘平或微反卷,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黄绿色,具不明显腺点,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呈红褐色,侧脉4-7对,两面凸起;叶柄长0.5-1.3厘米,上面具深而窄的沟,无毛。
圆锥花序塔形,无毛,长5-17厘米,宽几与长相等或略短;花序轴和分枝轴具棱,第二级分枝长达9厘米;花梗极短,长不超过2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1.5-10毫米;花萼长1.5-1.8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具不规则齿裂;花冠长5-6毫米,花冠管长3-3.5毫米,裂片与花冠管近等长或稍短,长2.5-3毫米,先端稍内折,盔状;雄蕊伸出花冠管外,花丝几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长圆形,长1.5-2毫米;花柱长3-4毫米,稍伸出于花冠管外,柱头棒状,先端浅2裂。
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直立,呈紫黑色,外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1月。
原产日本,我国各地有栽培,为日本女贞的变种。朝鲜南部也有分布。原种分布于日本关东以西,本州、四国、九州及中国的台湾。
生低海拔的林中或灌丛中。 喜光、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均可生长。
1、耐热性强:35℃以上高温不会影响其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仍显翠绿。
2、耐寒性强:种植区域可达北京以南,西安以东,可耐-9.8℃低温。
3、金叶期长:春、秋、冬三季金叶占主导。只有夏季持续高温时会出现部分叶片转绿的现象。冬季植株下部老叶片有部分转绿现象,但温度越低,新叶的金黄色越明艳。
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耐修剪,萌芽力强,叶色金黄,株形美观,是优良的绿篱树种,观叶、观花和观果兼有,很有开发前景,可供人观赏。
1.绿篱植物
金森女贞长势强健,萌发力强;底部枝条与内部枝条不易凋落;对病虫害,火灾,煤烟,风雪等有较强的抗性;叶片宽大,叶片质感良好,株形紧凑,是非常好的自然式绿篱材料,在欧美和日本尤其受人们欢迎。
金森女贞喜光,又耐半阴,且在光照不足处仍具有相当数量的金黄色叶,既可作界定空间、遮挡视线的园林外围绿篱,也可植于墙边、林缘等半阴处,遮挡建筑基础,丰富林缘景观的层次。
金森女贞每到春季都会开出一串串银铃般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秋冬季节蓝黑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实几乎可以欣赏整整一个冬天。
2.配色植物
1.金森女贞叶片的色彩属于明度较高的金黄色,与红叶石楠搭配,便可以营造出相当出人意料的效果。被业界誉为红叶石楠的黄金搭档。
2.园林中可配置于稀疏的树荫下及林荫道旁,片植于荫向山坡。因对阳光要求不高,故最适宜栽植于阳光较差的小面积庭院中。建筑物入口处对植两株、沿建筑物列植一排、丛植于庭院一角,理想。更适于植为花篱、花境。 金森女贞,园林绿化中常用的灌木,金森女贞价格低廉,绿化效果好,体现速度快。
一、病害
锈病
防治方法:合理的摆放密度是避免病害的有用措施,普通每亩的摆放密度不宜超越4万盆,过高的密度经常会形成病害的迸发。锈病在6—9月发作最为严重,应该重点留意,5—6月份起重点防治,可采用三锉酮、世高、百菌清和杜邦福星等药剂轮番运用,每10 —15天防治1次,防治3—5次。防治时能够参加0.2%的水溶性肥料或微量元素肥料,停止追肥和增补微量元素,加强植株的抗病性。
二、虫害
蛴螬、地山君
防治方法:实时肃清周边及盆内杂草,对风险严重区域,用800倍的辛硫磷灌根,灌根时留意避开高温时段和坚持盆内湿度,以防惹起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