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o Dr Hatta Bin Solhi
B.A. (Social Science), Carleton University, Ottawa, Canada
M.A.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Reading, UK
PhD. (Political Science specializing in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USA
沙捞越大学董事会主席 拿督哈他·索力博士简历
拿督哈他·索力博士是马来西亚沙拉越大学董事会主席。他于1970年在沙拉越农业部门任职,最初职务为郊外社会学家。1997-2001年,他担任沙拉越州副秘书。他多年服务于沙拉越政府,包括美里-民都魯城市发展工程、大米生产部门以及沙拉越州规划部门。他于2001年从州政府退休。之后,他在企业界担任多家集团的主任,包括 UTAMA 银行集团、马来西亚航空公司、ZECON 建筑公司及CERIA ALLIANCE 有限公司。
雪松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
|
|
乔木,高达30米左右,胸径可达3米;树皮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片;枝平展、微斜展或微下垂,基部宿存芽鳞向外反曲,小枝常下垂,一年生长枝淡灰黄色,密生短绒毛,微有白粉,二、三年生枝呈灰色、淡褐灰色或深灰色。叶在长枝上辐射伸展,短枝之叶成簇生状(每年生出新叶约15-20枚),叶针形,坚硬,淡绿色或深色,长2.5-5厘米,宽1-1.5毫米,上部较宽,先端锐尖,下部渐窄,常成三棱形,稀背脊明显,叶之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4-6条,幼时气孔线有白粉。雄球花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2-3厘米,径约1厘米;雌球花卵圆形,长约8毫米,径约5毫米。球果成熟前淡绿色,微有白粉,熟时红褐色,卵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2厘米,径5-9厘米,顶端圆钝,有短梗;中部种鳞扇状倒三角形,长2.5-4厘米,宽4-6厘米,上部宽圆,边缘内曲,中部楔状,下部耳形,基部爪状,鳞背密生短绒毛;苞鳞短小;种子近三角状,种翅宽大,较种子为长,连同种子长2.2-3.7厘米。
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庐山、武汉、长沙、昆明等地已广泛栽培作庭园树。
在气候温和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旺盛。要求温和凉润气候和上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海拔1300-3300米地带。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区。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升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
一、病害
1.灰霉病
①.嫩梢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嫩梢上,初期症状同溃疡型,但当病部出现水渍状腐烂后难以形成愈合组织,当病部达到嫩梢周长的2/3 以上时,嫩梢即自病部向下弯曲、萎蔫、枯死。病情发展迅速,从症状出现到嫩梢枯死,只需4至5天。雨天病部会长出一层灰霉。
②.溃疡型:主要危害雪松的嫩梢。初期在嫩梢基部产生淡褐色圆形、近圆形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中部下凹的大病斑,在下凹初期呈深褐色水渍状腐烂。病愈后,原来腐烂的表皮干裂。
③.小枝枝枯型主要发生二年生小枝上。病斑主要从病死的嫩梢扩展而来。初期在枯梢和小枝交界处形成一圈赤褐色凹陷,后逐渐形成明显的病斑,病斑不开裂,有少量的树脂溢出,皮层和木质部表层呈深褐色。病斑扩展至小枝一周后,小枝上部枯死。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④.防治方法:
a.雪松宜种植在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方,种植时不宜过密。
b.对病死枯梢应及时剪除并销毁。
c.发病期可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2.枯叶病:雪松叶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病落针叶越冬后,第二年3-4月间形成子囊盘,4 -5月间子囊抱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涩的条件下,因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露出乳白色的子囊群;子囊袍子从子囊内挤出后进一步借气传播。病菌由雪松叶气孔侵入,经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出现明显的症状。由于分生抱子器中产生的分生抱子萌发力很差而无侵染力,故无再侵染发生。但因子囊子包子放射时间很长,达3个月左右,自春至夏都可能有新的侵染发生。 在子囊抱子飞散期间,如果降水量大,湿度,有利于侵入。林地干旱,土壤癖薄,雪松遭受病虫害和管理不良等,都可能促使病害的发生。
①.防治措施
a.加强抚育管理,使雪松生长旺盛,增强抗病力。
b.对小面积人工林、雪松苗圃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子囊抱子飞散前清除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
c.在子囊抱子成熟后飞散期间,喷1 : 2: 200倍量式波尔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可温性 多菌灵400-500倍液,或65%可湿性代森特8倍液防治2- 3次, 每次间隔10-15天。
一、主要功效
1.雪松也能有效地祛痰及化痰,在传统上一直被用来治疗黏膜问题,特别是支气管的感染及阻塞─它能清理呼吸系统过多的痰和黏液,而且据说非常有效。
2.雪松也能用于关节炎及风湿等症状,能够滋补全身;对于心理以及精神紧张、焦虑、强迫症及恐惧等症状也有绝佳的舒缓作用。
3.将雪松与甜杏仁等基底油混合,或是加入洗澡水中稀释,即可有助于舒缓气喘、支气管炎、呼吸道问题、关节疼痛、肌肤出油及头皮屑等症状。
4.用香薰炉或是喷雾器将精油散布在空气中也能帮助治疗关节炎、支气管炎、风湿及呼吸道问题,或是滋养肌肤。
二、药疗用途: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时代。古埃及人将雪松油添加在化妆品中用来美容,也当作驱虫剂使用。美国的原住民也将雪松当作药疗及净化仪式使用的圣品。经蒸馏还可得芳香油,雪松精油的各种益处使其成为治疗头皮屑及皮疹的绝佳选择。
三、雪松油:雪松木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精油,可以经由蒸馏的方式将其从木片或木屑中萃取出来。雪松油的主要成分包含A-Cedrene、B-Cedrene、Thujopsene、Sesquiterpenes、雪松醇及韦德醇。雪松油具有抗脂漏、防腐、杀菌、补虚、收敛、利尿、调经、祛痰、杀虫及镇静等医疗功效。
四、雪松杀菌、抗脂漏及温和的收敛作用是其能够有效治疗头皮屑及舒缓头皮发痒症状的原因;收敛的作用可以帮助治疗粉刺及油性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