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南大学服务集团校园绿化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草本
HERBACEOUS PLANT
孔雀草

植物简介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斜展。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管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线形,花期7-9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孔雀草
拉丁学名: Tagetes patula L.
名: 小万寿菊,红黄草,西番菊,臭菊花,缎子花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属: 万寿菊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

生态习性

生于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园栽培。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

园林用途

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花极为醒目。

病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茎枯病

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茎、枝。初在茎上出现灰色疹状凸起,圆形或梭形,后凸起开列,露出黑色分生孢子盘。生长期时有发生,严重时茎枝枯死,全株生长发育受抑,影响观赏。

2.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一种棒盘孢或称盘色多隔孢。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借气流传播,侵害健株。4~11月份发生,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发病重。

3.防治方法:①.园艺防治: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②.药剂防治: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25%苯菌灵.环已锌乳油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隔7天喷药1次,共用2~3次。

二、主要虫害

红蜘蛛

防治方法:可加强栽培管理,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进行喷药防治。

药用价值

一、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孔雀草的全草。

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四、性味: 味苦;性凉

五、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痢疾;肋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3~5钱,水煎或研粉分数次开水送服;外用适量,加重楼、银花共研末,陈醋调敷患处。

七、各家论述:《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咳。治咳嗽,痢疾。

八、民族用药

【傈僳药】念夺莫:全草治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百日咳,痢疾,牙痛,风火眼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怒江药》。

【阿昌药】路永撒:治上呼吸道感染,痢疾,咳嗽,风火牙痛,乳腺炎《德宏药录》。

【彝药】孔雀草,俗称臭菊花,缎子花,彝族药名依尼补此乌:彝医以花或根人药,主治蛇咬伤,痄腮,乳疮,久咳,热咳喘,头昏头晕,感冒发热等症《彝植药》。根治毒蛇咬伤《哀牢》。全草治上呼吸道感染,痢疾,百日咳,牙痛,腮腺炎《大理资志》。

发布:云南大学时间:2016-10-20 10:08:31
COPYRIGHT © 2004-2018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26号      邮编:650091      滇ICP备05004791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楠苑综合楼
 网站设计开发商:中港云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