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常绿乔木,高可达7米;小枝灰色纤细,叶片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带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尖锐锯齿,上面光亮,中脉在上下两面皆隆起,叶柄近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苞片及小苞片线形,有锈色绒毛,萼筒杯状,萼片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雄蕊较花瓣短:花柱离生,子房被毛。果实卵形种子大,种皮薄,半圆形。3-4月开花,6-8月结果。
|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小枝纤细,灰色,幼时有绒毛,不久脱落无毛。
叶片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带状长圆形,长5-11厘米,宽0.8-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有疏生尖锐锯齿,上面光亮,嫩时两面有锈色绒毛,不久脱落无毛,中脉在上下两面皆隆起,侧脉16-20对;叶柄长5-13毫米,近无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顶生,长2.5-4.5厘米;总花梗及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4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线形,有锈色绒毛,早落;萼筒杯状,长2-3毫米,外面有锈色绒毛;萼片披针形,长约2.5毫米,外面有绒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7-8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全缘或有齿,基部有毛;雄蕊10,较花瓣短:花柱2,离生,几与雄蕊等长;子房2室,被毛。
果实卵形,长7-9毫米,外被锈色绒毛,顶端有反折宿存萼片;种子大,种皮薄,子叶肥厚,半圆形。花期3-4月,果期6-8月。
产云南、贵州,西藏。缅甸也有分布。生于山坡稀疏灌木丛中,河边山坡阳处, 海拔1800-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
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严寒,生长缓慢,平均温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
批把果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止咳、润肺、利尿、健胃、清热的功效,对肝胆疾病也有一定疗效,枇杷的果实、花、叶、树皮、根皆可入药,是极佳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