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乔木,高10—20(—4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无毛,有长枝和矩状短枝,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无顶芽,侧芽卵圆形,芽鳞2。主要生长在温带。该种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种单科植物,是较古老原始的木本植物,雌雄异株,结实较少,天然更新困难,资源稀少,已濒临灭绝状态,因此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和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
|
|
落叶大乔木,高10-20米,少数达40米;树皮灰色或棕灰色;小枝无毛,短枝在长枝上对生;芽鳞片褐色。叶:生短枝上的近圆形、宽卵形或心形,生长枝上的椭圆形或三角形,长4-7厘米,宽3.5-6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圆钝锯齿,先端具腺体,两面无毛,下面灰绿色带粉霜,掌状脉7条直达边缘;叶柄长1-2.5厘米,无毛。雄花常4朵丛生,近无梗;苞片在花期红色,膜质,卵形;花丝长4-6毫米,花药长3-4毫米;雌花2-6(-8)朵,丛生;花柱长1-1.5厘米,上端为柱头面。蓇葖果2-4个,荚果状,长10-18毫米,宽2-3毫米,褐色或黑色,微弯曲,先端渐细,有宿存花柱;果梗长4-7毫米;种子数个,扁平四角形,长2-2.5毫米(不连翅长),褐色,先端有透明翅,长3-4毫米。花期4月,果期8月。
生在山谷边缘或林中开阔地的杂木林中,海拔650-2700米。
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量多,湿度大。年平均温10-20℃,年降水量500-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土壤为棕壤和红黄壤,呈酸性,pH值5.4-6.1,有机质含量较丰富(高可达8-10%)。本种耐阴性较强,幼树须长在林下弱光处,成年树要求一定的光照条件。深根性,抗风,耐湿,生长缓慢,结实稀少。萌蘖性强。于根基部常萌生多枝。冬芽于3月上旬萌动,下旬至4月上旬为展叶期,10月中旬以后叶开始变色,到11月中下旬落叶。花于4月中旬开放,至5月上旬为凋谢期;果实于9-10月成熟。
连香树树体高大,树姿优美,叶形奇特,为圆形,大小与银杏(白果 )叶相似,因而得名山白果;叶色季相变化也很丰富,即春天为紫红色、夏天为翠绿色、秋天为金黄色、冬天为深红色,是典型的彩叶树种;而且落叶迟,到农历腊月末才开始落叶,发芽又早,次年正月即开始发芽 ,极具观赏性价值,是园林绿化、景观配置的优良树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连香树鲜果一两,芫荽四至五钱,青石蚕(蕨类水龙骨)二至三钱,水煎,空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