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南大学服务集团校园绿化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BAMBOO
香竹

植物简介

现仅见于云南金平县。海拔1400-2000米山区,常与阔叶树混生。在该县分水岭及大寨乡周家寨均有天然纯林存在,也有少量人工栽培。笋味佳,为当地主要笋用竹种;其材质坚硬,不易虫蛀,也大量用于盖房和编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香竹
拉丁学名: Chimonocalamus delicatus Hsueh et Yi
名:
分布区域: 本种现仅见于云南金平县。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属: 香竹属

形态特征

竿高8-10米,粗4厘米,最粗可达8厘米,初为紫褐色并具糙毛所剩下的疣基,老后变平滑,并呈淡黄色;节间圆筒形或略呈四方形,长20-30厘米;箨环无毛;竿环呈窄脊状隆起;刺状气生根粗短,环列在竿下部不分枝的各节,每节共约为15根;分枝习性高,3主枝,枝下部节有时亦具少数刺状气生根,枝环极为隆起,小枝簇生于主枝之各节而为多数。

箨鞘革质,质脆易破裂,长椭圆形,上部收缩变窄,背部具粉质,密被一层毡状棕褐色光亮的小刺毛,亦可因毛脱落而渐稀疏,鞘口呈舌状,向上突出呈“山”字形,高7-12毫米,肩部狭窄;箨耳无或偶可存在而甚微小,其上具极为发达之繸毛;箨舌淡黄褐色,光亮,具不规则齿裂,亦呈“山”字形,中央高约4毫米,下凹后向两侧延伸至鞘口肩部则变宽,微外倾,即外露于箨片基部之两侧,形似箨耳;箨片呈带状披针形,长5-17厘米,基部宽1.3-2.5厘米,平直,无毛,纵脉明显,小横脉不清晰。

末级小枝具4-8叶;叶鞘长4-5厘米,无毛;叶舌低矮,高不及1毫米,顶端圆拱形,背面被垢状物或生微毛;鞘口繸毛数条,直立,灰白色,其长约8毫米;叶片呈长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6-13毫米,基部楔形,先端具芒尖,其长约5-10毫米,叶缘内卷,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无毛,次脉3或4对。圆锥花序生于具叶小枝之顶端,全长6-12厘米,分枝处具微毛;小穗柄长约1厘米(顶生者长1.8厘米),其柄基亦具白色微毛;小穗绿色,偶呈紫色,长2.7-4.5厘米,含小花5-8朵,小花疏松排列,最上1朵不孕,呈芒状;小穗轴节间长4-6毫米,腹面扁平,并具纵脊与沟槽,向上渐变粗而呈棒状,全体密被淡棕色微毛;颖2,质地较外稃为薄,先端与边缘均具微毛,第一颖长3.5-5毫米,具3-5脉,第二颖长5-6.5毫米,具7脉;外稃薄革质,长7-10毫米,具7脉,小横脉明显,边缘的上部密生纤毛,先端钝尖;内稃等长或略长于外稃,背部被微毛,先端及2脊上均生纤毛,先端钝或为二齿裂;鳞被膜质,脉纹不明显,顶端分裂成流苏状,前方之2片为菱状卵形,长约1.5毫米,后方1片呈卵形,长约1毫米;花药黄色,长约6毫米;子房瓶状,桔黄色,光滑,花柱单一,柱头2,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6-7月,花期3月底至4月。

生态习性

本种现仅见于云南金平县。海拔1400—2000米山区,常与阔叶树混生。在该县分水岭及大寨乡周家寨均有天然纯林仔在,也有少量人工栽培。

发布:云南大学时间:2016-10-12 11:20:08
COPYRIGHT © 2004-2018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26号      邮编:650091      滇ICP备05004791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楠苑综合楼
 网站设计开发商:中港云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