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南大学服务集团校园绿化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草本
HERBACEOUS PLANT
藿香

植物简介

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藿香
拉丁学名: 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
名: 合香、苍告、山茴香
分布区域: 中国各地广泛分布,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俄罗斯,朝鲜,日本及北美洲有分布。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属: 藿香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上部被极短的细毛,下部无毛,在上部具能育的分枝。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5~11cm,宽3~6.5cm,向上渐小,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心形,稀截形,边缘具粗齿,纸质,上面橄榄绿色,近无毛,下面略淡,被微柔毛及点状腺体;叶柄长1.5~3.5cm。

轮伞花序多花,在主茎或侧枝上组成顶生密集的圆筒形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2.5~12cm,直径1.8~2.5cm;花序基部的苞叶长不超过5mm,宽约1~2mm,披针状线形,长渐尖,苞片形状与之相似,较小,长约2~3mm;轮伞花序具短梗,总梗长约3mm,被腺微柔毛。花萼管状倒圆锥形,长约6mm,宽约2mm,被腺微柔毛及黄色小腺体,多少染成浅紫色或紫红色,喉部微斜,萼齿三角状披针形,后3齿长约2.2mm,前2齿稍短。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外被微柔毛,冠筒基部宽约1.2mm,微超出于萼,向上渐宽,至喉部宽约3mm,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宽大,长约2mm,宽约3.5mm,平展,边缘波状,基部宽,侧裂片半圆形。雄蕊伸出花冠,花丝细,扁平,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丝状,先端相等的2裂。花盘厚环状。

子房裂片顶部具绒毛。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生态习性

喜高温、阳光充足环境,在荫蔽处生长欠佳,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喜欢生长在湿润、多雨的环境,怕干旱,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mm以上。幼苗期喜雨,生长期喜湿度大的环境(但是土壤湿度过大,也会烂根死亡)。雨量较少地区要注意灌溉。苗期喜荫,需搭棚或盖草,成株可在全光照下生长。根比较耐寒,在北方能越冬,次年返青长出藿香;地上部不耐寒,霜降后大量落叶,逐渐枯死。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怕积水,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

园林用途

由于藿香本身是一种具有芳香味的植物,全株都具有香味,所以常常将藿香与其他具有芳香味的植物进行搭配,运用到一些盲人服务绿地,可以提高盲人对植物界的认识。

藿香绿化带多用于花径、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

病害防治

根腐病

此病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病株从根部和根状茎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地上部,使皮层变褐色,最后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再在病穴上撒入石灰消毒,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

枯萎病

此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藿香收获后,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菌。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结合喷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角斑病

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5~6月份在叶面形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间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并生淡黑色霉状物,潮湿雨季严重。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烧毁,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斑枯病

叶片两面病斑呈多角形,初时直径1~3mm,暗褐色,叶色变黄,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瑞毒霉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蚜虫

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嫩叶上危害,使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长出新芽新叶。

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收前半个月停药,免留残毒。

红蜘蛛

6~8月高温低湿季节发生严重,该虫主要吮吸植株营养,橘红色或黄色,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部位初现黄白色小斑,逐渐成大黄褐色焦斑,最后全叶变黄脱落。

防治方法:用虫螨立克1500倍液、或40%速克朗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洒。

银纹叶蛾

银纹叶蛾以其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幼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晚上和阴天多在叶面取食。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350倍液喷雾。

卷叶螟

卷叶螟以其幼虫在幼芽、幼叶上吐丝卷叶,藏于其中咀食叶片。

防治方法:用敌百虫300~400倍液叶面喷洒。

地老虎、蝼蛄

害虫咬断幼苗根茎,造成缺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做成毒饵诱杀,或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拌毒土条施于沟内。

药用价值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发布:云南大学时间:2016-11-21 14:00:14
COPYRIGHT © 2004-2018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26号      邮编:650091      滇ICP备05004791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楠苑综合楼
 网站设计开发商:中港云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